无国界行动
缅甸大毒枭乌澎狡猾诡诈地利用假情报、假目标、遥控炸车等残忍手段,杀害我方卧底“山鹰”,炸死我缉毒民警,将一百公斤海洛因落地我国境内,并欲借中国通道运往美国。云南方面严重受挫,而由福建方面查控的另一线索也因证据不足被迫让监控对象离境。至此,由公安部禁毒局沙海处长负责协调指挥的“五一七”大案陷入了十分艰难的境地。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上海方面查获一重要线索,上海警方在虹桥机场货运处发现了毒犯用锦鲤鱼腹部藏毒伪装货品运往美国,所运毒品正是云南落地的一部分海洛因。在云南、福建丢失的线索在上海又被找了回来。案情重大,十万火急!沙海立即飞赴上海,在上海成立了由云南马天成、福建邢浩和上海杜维民组成的 “锦鲤鱼案”指挥中心。   “锦鲤鱼”发货人被我警方巧妙抓获,案情有了重大突破,—起连接中、美、缅、泰四国的跨国贩毒大案和一个组织严密的国际犯毒网络渐露端倪,浮出水面。   是完成中国境内的抓捕行动就此结案?还是刨根掘底彻底摧毁这一跨国贩毒网络?沙海大胆地向上级提出了中、美两国警方联手破获此案的建议。   经中美两国高层同意,两国缉毒警方就此案联手达成共识,一出中美首度合作打击跨国贩毒集团的世纪大戏——《无国界行动》拉开了帷幕。   ——中国方面同意美方请求,将中国犯罪嫌疑人汪天晓带到美国法庭作证,却意想不到地被美国法庭无罪释放……   ——被美国警方盯了数年之久的大毒枭安迪,因警方苦无证据和一只无形黑手的保护,公然挑衅警方,逍遥法外……   ——中美警方首度联手遇挫,合作关系降至冰点;“九一一”事件再次萌生合作契机……   ——中美文化、政治等诸多方面的碰撞,在两国警方求同存异的大前提下得到化解……   案情扑朔迷离、一波三折,故事跌宕起伏、出人意料。   终于,在中美警方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特大跨国贩毒网络被彻底摧毁。大毒枭安迪被中国警方抓获,并彻底剥掉了“大善人”的伪装;“蝴蝶帮”的幕后黑手——美国中央情报局原高级特工詹姆森被美警方击毙。   《无国界行动》完满地落下了帷幕。   一曲中美两国警方共同谱写的合作凯歌,回响在世界东西两个半球的上空。
莲花太子
宋朝徽宗年间,太师潘仁美勾结辽邦,意欲谋权篡位,先后使诡计毒杀京城众王爷,给当朝皇帝灌下疯癫药丸,由他摆布。为了稳定赵氏江山,八贤王赵德芳,孤身南下杭州寻找当年曾被当成肉球怪胎,抛弃河中的儿子--莲花太子。   为夺取中原武林秘笈,称霸武林,控制京城,并配合潘太师夺权篡位,使辽邦得到南王登位后向辽邦割让的大片北方国土,辽邦太子与玉指夫人操纵神驼帮在杭州举办中原霸王擂,不料被聪明绝顶、风流倜傥的英俊少年--王花鬼使神差中打败神驼帮,夺得武林秘笈。但王花也因此被卷入了寻找莲花太子,挽救大宋江山的腥风血雨的争斗之中。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武功魄力,王花救出被劫的八贤王,挫败潘太师、玉指夫人的阴谋,稳定了京城局势,使皇上也恢复了健康,这时,王花也得知了自己莲花太子的身份。但父亲多年来对自己的无情无意与政坛斗争的残忍无情,使王花心灰意冷,毅然脱离荣华富贵的生活。   太师潘仁美、玉指夫人看到大势已去,便狗急跳墙,在神驼邦的支持下,悍然发动政变,绑架控制朝中百官,追捕八贤王,政局已到危急存亡之秋…...   京城消息传来,不忍眼见师父、父亲、好友的罹难,异族入侵,黎民涂炭,王花义无反顾地走上力挽狂澜之路,以身诱敌,力毙辽邦太子,击溃神驼帮,抓获潘仁美,赵氏江山得以稳定…….   而命犯桃花的莲花太子也因此先后结识了多位如花似玉的江湖奇女子,演绎了一出交织着爱恨情愁、荡气回肠的故事……
文化站长
《文化站长》,26集幽默轻喜剧,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描述了发生在我国北方某村的一系列文化趣事。通过对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代表的一群鲜活的农村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反映了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惊天动地的新局面;也体现了农民在温饱解决后,对精神文化的强烈要求。   电视剧《文化站长》原名《文化站长管文化》是一部反映当代乡村文化生活的幽默型轻喜剧,本剧描写的是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中,发生在我国北方农村——北留乡和相府村中的一系列文化趣事。通过乡文化站站长管文化这个小人物的形象展开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展示当代农村的现实生活。   北留乡文化站长管文化是本乡相府村中的一名老文化人,靠自己的文化实力当上了乡文化站长,从此,也雄心勃勃地干起了文化大事业。然而,他并不懂得为官之道  《文化站长》,所以在工作中尝尽了酸甜苦辣,被人戏称为“文化一根筋”。   但是,管文化这个小人物却从相府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文化遗产中发现了开发旅游的巨大商机。经过千辛万苦的奔波,在乡、村两级领导支持下,相府旅游事业日益壮大。   在此同时,管文化还在全乡搞起了多种文化活动,以相府村为首,率先成立了“农民文工团”,组织了“十星文明户”、“好媳妇”、“十佳青年”的评比活动,开展了党员联户活动,有力地倡导了乡风文明。同时,自筹资金,成功举办了全乡歌舞大赛和农民运动会。并创办“字典博物馆”,推荐优秀青年上学进修,闯出了一条“以文化促经济、以经济促文化,从而达到文化发展、素质提高”的文化经济同步发展之路,大大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   电视剧中的许多生动事例来源于皇城村,主要演员在这儿找到了管文化的生活原形,让人们通过故事能够看到皇城村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旅游事业发展前景。
狗不理传奇
清末民初,天津卫。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均聚集在这九河下梢的南北码头上,平添了几分繁华与喧嚣。碧云茶棚热门非凡,门外大牌子上书:“金嗓子卫二姐唱红天津卫”。许多过往行人驻足,不少人情不自禁地走了进去。门外站着的穷书生宋富贵更是全神贯注,无金买票听“蹭戏”,没少遭白眼与呵斥,却仍是一往情深。 三位男人都在关注同一个女人,而卫二姐又已厌倦了粉墨登场的生活,何去何从,这就更令人关注。 碧云茶棚里,此时正打得不可开交,有权有势的秦老爷却请不动“唱玩艺儿”的卫二姐。她要挺直腰板做人,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做个人上人。 卫二姐嫁给了朴实、憨厚的宋富贵,二人开起了一间小包子铺。红红火火,并起名“狗不理包子铺”。从此围绕着包子和卫二姐,出现了一场场阴谋,一幕幕争斗,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各种人原型毕露,赤膊上阵,上演了一出出闹剧。 结果机智、精明的卫二姐,巧妙地利用种种契机,终于将敌手一个个击败,将“狗不理包子”送入袁世凯的总督府,讨得了袁世凯的欢颜,即赐金匾,“狗不理”变成了“富贵楼”从此一步登天。 发了迹的富贵楼,一下子成了天津卫的头号大饭店。卫二姐终于如愿以偿,她的腰杆挺直了,长长出了口恶气。旧日欺辱她的张巡长、秦老爷、徐老五等人都服服贴贴地拜倒在她的面前。她往日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她认为自己成了人上人。 然而她渐渐发现,她的人格仍然得不到尊重,更高的权贵仍然骑在他们的头上。袁世凯的亲兵武大人经常来指手划脚,一天酒醉之后,武大人非要听听她的金嗓子,并扬言道:“什么他妈的掌柜的,在咱眼里都是唱玩艺儿的!我能让袁大人亲笔题匾,也能撺腾他封了这‘富贵楼’,今日你不唱,就给我滚蛋!”到头来,她仍然是个人下人。 更令卫二姐痛心的是,往日朴实、憨厚的宋富贵,贪恋已经得到的富贵,唯唯诺诺,竟然劝她“低头一步天地宽”。 卫二姐失望了, 她想念旧日“狗不理”的小窝铺。她看透了这人间沧桑、世态炎凉,她深深体会到“高处不胜寒”。 卫二姐离开了“富贵楼”,她又回到了小窝铺,再次竖起了“狗不理包子铺”的牌子,她在盼望着丈夫,盼望他的归来。
*
*